2025年税务调查警报拉响:九成影视股下跌 一天蒸发114亿

2025年税务调查警报拉响,影视行业迎来"黑色星期一"。据最新数据显示,九成影视股集体跳水,行业单日市值蒸发高达114亿元。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源于国家税务总局启动的全行业税务合规性审查,多家头部影视公司被曝存在"阴阳合同"嫌疑。市场恐慌情绪迅速蔓延,影视板块指数暴跌7.8%,创下近五年最大单日跌幅。业内人士分析,此次税务稽查或将重塑行业生态,影视资本寒冬恐将持续发酵。

猜中了故事开头,却没猜中结局。一场微博掐架,引来国税总局的关注,更是让A股影视板块一日蒸发114亿元……

今天事件继续发酵,一方面是有媒体曝出,崔永元就此事件,已向范冰冰道歉,一时间引来更多看客;另一方面,是A股影视板块全线下挫,“小崔真有你的”、“小崔的力量还是巨大的”、“崔永元厉害啊!服气”……网友们一片感慨。

超乎想像,一件原本八卦的微博互怼事件,如今不仅上升到了法律层面,更是让股市今天鸡飞狗跳——A股影视板块全线下挫,华谊兄弟、唐德影视跌停,当代明诚、骅威文化、欢瑞世纪、慈文传媒、幸福蓝海、光线传媒、文投控股跌幅超过5%。板块整体市值蒸发114亿元。

对于影视股的大跌,崔永元发“道歉”微博,以“安娜”的口吻配文:“安娜:太抱歉了,我家铲屎官不是故意的,他不懂股票。”

最高人民检察院主办的《检察日报》今日在报纸头版及第4版连发两篇关于“阴阳合同”的评论文章,评论文章称,税务机关的调查,要善于顺藤摸瓜、拔出萝卜带出泥。如果一地税务机关鞭长莫及,国家税务总局应该出面协调、督办,需要移交公安司法机关的,要及时移交查办。

国家税务总局6月3日下午发布公告称,针对影视从业人员“阴阳合同”中的涉税问题高度重视,已责成江苏等地税务机关依法开展调查核实。

此外,国税总局对于影视行业税务问题的关注或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计划已久。据新京报报道,近年来,为了享受霍尔果斯当地的“五免五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许多影视公司前往霍尔果斯注册子公司。据当地税务局消息,早在今年4月,就有多家在当地的影视文化公司因税务存在疑点问题被要求自查。

影视板块全线挫败

昨日券商中国曾刊发《国税总局下令彻查!4天6000万片酬?崔永元怼范冰冰"阴阳合同"逃税事件升级,有影视股上周先暴跌了》,文中提到,国税总局的部署已不是简简单单针对崔永元和范冰冰事件,而是将视角放到了整个影视行业。受此影响,A股影视板块或将承压。

果不其然,今日早盘华谊兄弟几乎以跌停开盘,盘中曾一度向上拉升,怎料抛盘压力过重,截至收盘,华谊兄弟已被死死摁在跌停板上。

唐德影视尾盘跌停。

从A股影视板块整体来看,剔除2只停牌个股以外,剩余的23只股票中仅3只上涨,20只全线下跌,占比近九成,光线传媒、慈文传媒、幸福蓝海、欢瑞世纪等9只股票跌幅超过5%。

影视指数收下五连阴,今日指数更是大跌4.5%。

影视股的大跌也扩散至港股市场,华谊腾讯娱乐(0419.HK)盘中曾一度跌逾24%,不过,截至券商中国发稿,这一跌幅有所收窄,跌幅接近18%。

阿里影业今日盘中跌幅也曾一度接近6%。

崔永元向股市道歉,机构出逃华谊兄弟

今天上午,崔永元又发布一条微博,以“安娜”的口吻配文:“安娜:太抱歉了,我家铲屎官不是故意的,他不懂股票。还有,谁能领我走,呆在他身边太紧张了。”

今日盘后数据显示,两个机构席位合计卖出华谊兄弟8320万元,招商证券交易单元(052300)卖出1564万元。如今,华谊兄弟被两大机构席位抛售,有网友调侃:难道机构资金也“不懂”股市?

其实在6月3日,崔永元已经在微博上表示,“把股民当啥?韭菜?傻子?我不懂股票,上条把华谊集团当成华谊兄弟了,在此郑重向华谊集团致歉!”

2025年税务调查警报拉响:九成影视股下跌 一天蒸发114亿

A股影视板块一天市值蒸发114亿

从市值影视板块市值蒸发来看,华谊兄弟今日下跌10.02%,市值蒸发22.75亿元;光线传媒下跌5.93%,市值蒸发18.19亿元;中国电影下跌4.66%,市值蒸发15.31亿元。整体来看,A股影视板块今天一天市值就蒸发了114亿元。

影视行业税务问题已进入严查地带再来看国税总局昨日的表态:  

国家税务总局将在已经部署开展对部分高收入、高风险影视从业人员依法纳税情况进行评估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分析,加大征管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从国税总局的表态可以看出,国税总局的部署已不是简简单单针对崔永元和范冰冰事件,而是将视角放到了整个影视行业。

据新京报报道,近年来,为了享受霍尔果斯当地的“五免五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许多影视公司前往霍尔果斯注册子公司。据当地税务局消息,早在今年4月,就有多家在当地的影视文化公司因税务存在疑点问题被要求自查。

由此可以证明,国税总局对于影视行业税务问题的关注,并不是崔范大战才刚刚开始关注的,而是计划已久。

根据新京报报道,今年4月,多家在霍尔果斯的影视文化公司因税务存在疑点问题被要求自查,涉及企业共计2118家,影视文化类企业占据多数。其中,被要求自查的公司中,还出现了霍尔果斯唐德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的身影。

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影视明星来说,签“大小合同”逃税只是低级的,明星更高级的玩法是“股权杠杆”,去二级市场“收割”。崔永元“撕”范冰冰,只是揭开了影视行业收入畸高的冰山一角。

疑点:崔永元真向范冰冰致歉了?

昨日由于国税总局的“插入”,让崔永元和范冰冰的互怼事件升级至法律层面。身处漩涡中心的范冰冰方面率先进行了回应。

范冰冰工作室负责人回应称:本工作室及演员范冰冰从未通过“阴阳合同”的方式进行签约,接下来会全力配合相关部门依法核查,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公布权威调查结果,以解公众质疑。

2025年税务调查警报拉响:九成影视股下跌 一天蒸发114亿

随后,博雅天下旗下的微信公众号“火星试验室”发布消息称,崔永元向范冰冰致歉,并表示“4天6000万合同”与她(范冰冰)无关。文中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希望借火星试验室平台,向范冰冰、徐帆、刘震云女儿刘雨霖三位女性“致个歉”。作为演员来说,我真的都很敬重她们。从心里来说,我真的是不想伤害这些人。

4天6000万片酬合同”涉事明星并非范冰冰,涉案金额也远超目前曝光金额的十倍以上。

目前事件进展始料未及,好像被逼上梁山……一开始我只是想跟刘震云、冯小刚讨个清白。

不过,市场对于崔永元独家回应(道歉)的真实性存在普遍质疑:崔永元一直活跃在微博平台,今日还发布了新微博,为何只口不提道歉事件?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崔永元道歉事件已经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崔永元对此事不可能不知道,而此时崔永元却选择了不澄清也不否认,态度比较微妙。

面对市场质疑,微信公众号“火星试验室”今日下午1:55分发布了《我们是火星试验室,这是崔永元道歉录音》,算是为道歉事件“正身”。

最高人民检察院主办的《检察日报》今日在头版发布了评论文章《“阴阳合同”,是否触碰法律底线》,文中提到“若确实存在逃避缴纳税款的行为,那么相关的影视从业人员及其代扣代缴义务人均要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

此外,《检察日报》在第4版还发布一篇关于阴阳合同的评论文章——《用调查还原“阴阳合同”真相》,评论文章称,税务机关的调查,要善于顺藤摸瓜、拔出萝卜带出泥。如果一地税务机关鞭长莫及,国家税务总局应该出面协调、督办,需要移交公安司法机关的,要及时移交查办。

2025年税务调查警报拉响:九成影视股下跌 一天蒸发114亿

由于范冰冰工作室地处无锡,这让无锡地税局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不过,截至券商中国发稿,无锡地税微博并未更新内容。

崔永元开撕范冰冰事件回顾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场“崔范”大战:

5月28日,崔永元通过微博发布了几张演艺合同照片并配文:“你不用表演,你是真烂。”合同中有范冰冰名字,其中曝光合同约定片酬为税后1000万元。

5月29日,崔永元再度曝范冰冰采用“大小”合同,另行约定片酬5000万元,两合同共拿走片酬6000万元,而实际上范冰冰只在片场演出4天。

5月29日,范冰冰方面发布了一则“严正声明”,称崔永元侵犯合法权益,散布谣言,构成诽谤。范冰冰工作室回应,公开发布泄密合同并公然侮辱范冰冰的行为,既破坏了商业原则,又涉嫌侵犯合法权益,并称相关网络用户及媒体未经核实散布谣言的行为已经构成诽谤。

对此,崔永元迅速回应称,自己没有保护合同秘密的义务,范冰冰是公众人物,如不服,可以“出来走两步”,对公众“实话实说”。

6月2日,崔永元微博又有了新的爆料:“我家铲屎官说,这就是大小合同。小的是演出200万,大的是策划监制748万加90万,再拿一麻袋现金。这还不算一线的。我家铲屎官说,好像有个法律管这事儿。老有人通知我家铲屎官小心安全,我也得躲好。”

崔永元的这次炮轰更为直接——“好像有个法律管这事儿”,并截图《刑法》条文。

崔永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本身对范冰冰并不感冒,但因为范冰冰在24号那天发了一条关于拍摄《手机2》的微博,才彻底激起了崔永元的怒火。

标签:

相关推荐

  • 202512家银行信用卡提额具体细节!绝对攻略!

    202512家银行信用卡提额具体细节!绝对攻略!

    202512家银行信用卡提额具体细节!绝对攻略!来了!想要快速提升信用卡额度?这份2025年12家主流银行信用卡提额秘籍将为你揭秘核心技巧。无论是工行、建行还是招行,我们整理了每家银行的独家提额规则、评分标准及实战策略,助你轻松突破额度天花板。从刷卡姿势到账单优化,这份攻略覆盖所有关键细节,马上收藏这份信用卡提额终极指南,让你的信用额度实现质的飞跃!今天...

    2025/09/26
  • 20255万元基金投资一年收益预估及计算方法

    20255万元基金投资一年收益预估及计算方法

    很多投资者都在关注20255万元买基金的话一年一般能赚多少钱?怎么计算?这个问题。基金收益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基金类型、市场行情等。一般来说,货币基金年化收益约2%-3%,债券基金3%-6%,混合型或股票型基金可能达到8%-15%,但也有亏损风险。要计算具体收益,可以用本金乘以预期收益率,比如20255万元投资年化5%的基金,一年收益约为1012.75万元。...

    2025/09/26
  • 2025重庆市住房公积金贷款人工客服电话_客服上班时间一览表

    2025重庆市住房公积金贷款人工客服电话_客服上班时间一览表

    "听说2025年重庆公积金贷款政策要调整?最近好多人在问重庆市住房公积金贷款人工客服电话到底是多少,客服上班时间有没有变化。我特意打听了下,目前官方确实公布了最新安排——人工客服还是保持工作日8:30-18:00的服务时段,中午不休息。不过贷款额度审批可能会出新规,具体得等明年一季度文件落地。要办业务的朋友记得收藏好这个时间表,避开节假日高峰期,直接打0...

    2025/09/26
  • 2025芝麻信用分750以上都是什么人?中流砥柱占比20%

    2025芝麻信用分750以上都是什么人?中流砥柱占比20%

    "听说2025年芝麻信用分能上750的都是大佬?最近网上疯传这个分数段的中流砥柱占比高达20%,真的假的啊?我查了查资料,发现这个预测还真有点依据。随着信用体系越来越完善,预计到2025年,那些收入稳定、消费理性、按时还款的都市白领和中小企业主,确实最有可能冲上750+的高分段。不过20%这个比例到底准不准?咱们还得看接下来两年支付宝的风控政策怎么调整。你们...

    2025/09/26
  • 2025征信40问,你知道多少?

    2025征信40问,你知道多少?

    随着征信体系不断完善,2025征信40问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作为信用社会的核心议题,你知道多少关于新版征信的规则变化?从贷款审批到生活服务,2025征信40问涵盖了个人信用管理的方方面面。本文将带您深入解析这些关键问题,帮助您提前掌握信用时代的生存法则,避免因征信盲区而影响未来发展。信用报告是什么?是您信用历史的客观记录。记录您借债还钱、合同履行、...

    2025/09/26
  • 2025又一起185亿大案!近10万人卷入集资骗局,女老板南京受审,52万人网上看直播!

    2025又一起185亿大案!近10万人卷入集资骗局,女老板南京受审,52万人网上看直播!

    2025年又一起惊天大案震惊全国!一起涉案金额高达185亿的集资骗局被曝光,近10万人深陷其中,血汗钱化为泡影。小编刚刚获悉,案件核心人物——女老板已在南京出庭受审,庭审过程引发全民关注,52万网友在线围观庭审直播!这场打着高回报幌子的骗局如何层层套路投资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资本游戏?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直击庭审现场,揭开这起年度最大集资骗局的层层迷雾!...

    2025/09/26
  • 2025又一金融大鳄落马,这是他人生第二次遭批捕

    2025又一金融大鳄落马,这是他人生第二次遭批捕

    2025年,金融圈再爆重磅消息!一位曾叱咤风云的金融大鳄因涉嫌重大经济犯罪被批捕,引发行业震动。令人唏嘘的是,这已是其人生第二次锒铛入狱。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涉案金额巨大,牵扯多方利益。该事件不仅暴露了金融监管的漏洞,也为从业者敲响警钟。“贪婪终将付出代价”,网友如此评价这位跌落神坛的资本玩家。图片来源:花瓣美素继生命人寿张峻、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安...

    2025/09/26
  • 2025银行清收不良贷款的30个思路

    2025银行清收不良贷款的30个思路

    2025银行清收不良贷款已成为金融机构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随着经济环境变化,传统催收手段效果有限,银行亟需创新30个思路来提升清收效率。本文将深入探讨从法律诉讼优化、科技赋能到债务重组等多元化策略,帮助银行在2025年实现不良资产的高效处置。这些方案不仅涵盖风险预警机制升级,还包括与第三方机构协作等创新模式,为银行清收工作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一、主动...

    2025/09/26
  • 2025银行贷前调查100问

    2025银行贷前调查100问

    各位金融从业者和贷款申请人注意了!2025银行贷前调查100问即将成为信贷审批的核心关卡。随着金融监管趋严,各大商业银行正全面升级风控体系,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因贷前调查不严导致的坏账金额同比上升23%。这份涵盖企业经营、个人征信、抵押物评估等维度的标准化问卷,将直接影响85%以上的贷款审批结果。本文将深度解析这份"百问清单"的关键要点,帮助您提前做好应...

    2025/09/26
  • 2025一个网贷者借14万还109万的真实经历!

    2025一个网贷者借14万还109万的真实经历!

    2025年,一则**网贷者借14万还109万的真实经历**震惊全网!小张因资金周转困难,在某网贷平台借款14万元,不料却陷入**高利贷陷阱**,短短3年利滚利竟需偿还109万。**暴力催收、恐吓威胁**让他濒临崩溃,最终在媒体曝光后引发社会对**网贷乱象**的强烈关注。这起事件揭露了部分平台**砍头息、阴阳合同**等黑幕,也警示人们务必警惕**金融诈骗**。...

    2025/09/26
返回顶部